Voyage d'étude 2016 中国尋根之旅--黑土地民俗文化感知营
冰火兩重天
帶著僕僕的風塵,帶著滿身的倦意,帶著滿心的期盼,帶著未知的焦灼,帶著這群在法國出生的青少年來到北京參加2016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黑土地民俗文化感知營,他們有的才剛滿12歲,有的18歲,有的第一次自己出遠門,有的已經參加過很多次,可是他們都懷著滿滿的期待迎接將要到來的全新體驗。
7月17日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北京的夏日沒有巴黎的豔陽天,沒有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更不見紅紅的炙陽,它總是灰灰濛濛的,但也沒有往年的悶熱,31度的氣溫外加微風拂面,感覺上還算舒適。一出關,就見到華文學院的老師來接機,溫馨的“北京歡迎您
”。
大巴一到華文學院,大家正忙著卸下行李,準備去食堂享用早餐,一位營員怯怯地過來告訴我:『我的法國居留證丟了』。第一個念頭進入我的腦海裡的是「終於讓你碰到了吧!帶了這麼多次團,還沒碰到營員丟證件這種棘手又麻煩的事,還是逃不過的!」問他在哪兒丟的,也說不出來。眼前只有先上大巴上找,和大巴司機及兩個營員上了大巴找了三四回,從前座到後座,從後座到前座,從座椅上到座椅下,從椅背到夾縫中,翻得滿頭大汗,心急如焚,除了幾片小孩扔的糖果紙兒和土豆片屑外,就是不見這張居留證的蹤跡。只好先吃飯,先安頓好行李再說吧!
隔天夏令營在北京華文學院的大廳前堂拉開帷幕,除了兩個法國團隊外,還有來自英國,美國,
加拿大和丹麥五個國家共96名營員參加。開營式結束後,華文學院培訓部王副主任,項目負責人林老師及負責與各領隊協調的郭老師與8位領隊召開了簡短的協調會議,以確保這次夏令營在順暢無礙的過程中進行,而同時也對營員們進行了簡單的分班,為接下來的漢語課和文化課做好準備工作。
開營後當天下午是國畫課,營員們不管聽不聽得懂授課老師的講解,看著老師示範後,卻也依樣畫葫蘆,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便畫出了神態各異的天鵝戲水圖,看那個個圖上有波紋,有水草,有天鵝的倒影,還有楊柳輕撫呢,豈不令人贊服這些天生的小畫家!
課餘時間營員們相約去球場踢足球,歐洲盃足球賽才剛在巴黎落幕,可是這股足球熱浪餘溫尚在,男孩們在場上奔馳飛跑,女孩們在場邊熱情加油。我則趕緊到華文學院老師們的辦公室,商洽借用電腦上網查詢有關證件的事。因為手機上字太小看起來非常吃力,而且還時時斷線,要找重要資訊還是電腦上清晰方便多了。除了上首都機場查詢失物招領電話,還上法國外交部官網,駐北京領事館的官網瞭解重辦證件的方式,手續及地點等訊息。看來還挺麻煩費事的,仔細閱讀分析,竟有九道手續要辦…根據查詢的條文說明得辦一種回法國的證件,首先必須上簽證中心網而不是領事館網註冊個人帳號,再到個人信箱取得註冊號碼。我傻呼呼地註冊了我的名字,拿到帳號再回到簽證中心的網上時才醒過來,不是要辦我的證件,是我要幫一位營員辦證件。白費功夫,還是先上微信和營員的家長聯絡取得相關證件吧!
當天按課程表安排晚上有功夫課卻因故取消,以電影欣賞代之。帶著營員們進入放映廳,兩分鐘後營員們一個個魚貫出來,告訴我他們看不懂中國電影,央求我准許他們去體育館打籃球和乒乓球。和中國電影文化對不了味,想要積極地鍛鍊身體,運動也行!
19日從早上起就一直時大時小地下著雨,天氣轉為涼爽,失去了北京應有的夏日炎熱。上午營員們第一天上漢語課,授課老師先將法國隊和丹麥隊的學生分組,然後讓他們做自我介紹並介紹組裡的其他營員。由於明天上午安排參觀天安門廣場和故宮,下午逛王府井大街,所以授課老師就在課堂上先為營員們介紹了這些景點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下午的書法課,營員們有板有眼地拿著毛筆一橫一豎的練習寫字,雖然他們無法掌握運筆收筆時的力道,橫豎撇捺點折都還搞不懂順序,還是有模有樣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一張張的“作品”。
20日一早起來雨還是下個不停,而且是滂沱大雨,來勢兇猛。營員們還是按照老師規定的集合時間上了大巴等待出發,看狀況這場雨一時也停不下來,我趕緊抓緊時間跑去為營員們買雨傘,確定19位營員每人都有一把才放心。華文學院兩位帶隊老師和領隊們討論著要不要取消今天的出遊行程,如果取消行程,就是自動放棄,這些行程就不會再補回來。大部分領隊都覺得取消很可惜,雖然老天不給力,大家還是鼓起勇氣決定雨中一遊故宮。
8點30分從華文學院出發,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大雨鋪天蓋地的盡情傾洩,打在大巴車窗玻璃上咚咚的讓人憂心起來。堵車,已儼然成為北京最亮麗的風景,每次出遊從華文學院昌平校區不管向東還是向西,總是堵。曾有位導遊風趣的說:現在北京最著名也是非看不可的景點就是堵車!看著大巴不斷地變換車道,車輪底下濺起的水花飛得越來越遠,路上的車輛卻像蝸牛一樣爬行著,堵的不僅僅是車,更是車上人的心吧!
50公里的車程足足開了3個多小時,經過審時度勢跳過天安門廣場,直接把營員拉到故宮入口的附近,十幾個老婦馬上蜂踴過來開始販賣雨衣和雨傘。我則著急著盯著營員們讓他們務必緊跟著隊伍向前。
向前!談何容易啊!從下車處到故宮入口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本來走過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會兒可不一樣了!天像是打破了缸似的一逕兒的往下灌,從天上落下來的瓢潑大雨就是打著雨傘行走幾百米就足以讓人全身濕透。房頂的積水使行人所經過之處不斷地受到瓢潑之意外,外加樹葉重重地灑下千斤瀑布,到處是積水,好像行走在小溪流中,看有些營員有先天之明赤腳穿著涼鞋可以毫不猶豫的淌水,而像我一樣準備做長途跋涉走遠路而穿著球鞋的人可悽慘了,鞋裡全浸泡在水中,不僅僅淌在水裡的時候感覺到水流,不淌水的時候依然感覺到水流,加上不時吹來的東南西北風,一路上都有行雲流水的感覺!真後悔穿著牛仔褲,背著布袋,布袋裡所有的東西也全浸水了,布吸進了大量的水,加上鞋裡的水,使我的腳步更沈重了!
曾幾何時,雨中行是一個多麼浪漫的字眼,直到今天才深切地體會到那個“雨中行”全然不是這麼回事啊!這段水中遊故宮只能用“行色匆匆”四個字來形容,什麼浪漫的字眼兒都難以體驗到半絲點兒的溫馨。匆匆到壓低雨傘貼著頭頂,匆匆到顧不上掏出手機照個相,匆匆到管不得濕頭還是濕腳,一心只想奔向故宮入口!故宮外的紅牆金瓦,河邊的綠樹黃花,雨傘的色彩班斕,行人濺起的浪花,甚至連我的營員,一樣樣我都顧不上看。
一行人終於走到了故宮裡,哪知道這麼大的雨,依然還是人山人海,這樣的天氣竟然還有人跟我們一樣志同道合,每個門洞底下尋求避雨的人堆積如山,在中國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還真難呢!再看看故宮裡的城池,早已成了一片水池,水深的地方早已沒過腳脖子了,更別提“遊覽”故宮的雅興!老實說我也根本睜不開眼去遊覽,來過故宮已經好幾次了,只有這一次只想一心向前,順著人流一心向前“沖”。這一刻才真心感受到所有的遊客是多麼的不謀而合呀!偶爾就有那麼幾個逆流而上的傢夥,雨傘上的水甩了你一身,讓我切身體會“堵”字在中國的真意!怎麼那排水系統也跟公路上的車輛一樣的不流暢啊?!
中午回到老校區吃飯,由於大家全身濕透,地上也是又濕又滑,我的一位營員在下樓梯時不慎滑倒了,跌得四腳朝天,摔得腰酸背痛,一進食堂冷氣房開始直打顫,臉色蒼白,站立不穩,把我給嚇壞了!我趕緊為他搓手心,搓背,幫他到處借乾的衣服,讓他把濕衣服全換下來,食堂也為他做了一鍋熱薑紅糖,讓他把身體溫暖起來。十多分鐘後,他已經漸漸有血氣,開始吃同學為他打的飯菜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由於大家被淋得慘兮兮,不消說那下午的王府井就甭提了!吃過午飯後,主辦單位毅然決定打道回府。
回到昌平校區,下了大巴,怎麼連華文學院也積水深過20多釐米,依然得淌水才能回到宿舍,可是這群天真活潑的青少年,滿馬路都變成河渠時,竟然興奮得大叫起來,大家像過泰國潑水節一樣開始玩起潑水撩起浪花來了,反正身上已是濕透了,再加一層又何妨!正當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想要拍照時,才發現由於濕氣太重,相機裡起了霧,也只能通過相機霧裡看花了!唉!這滿馬路的積水真讓人對北京排洪能力質疑!
玩了一會兒,回到宿舍,學員們相偕去洗衣房洗衣服,很多人在家從來沒洗過衣服,參加夏令營才學會自理變成獨立又懂事。
第二天烏雲盡散,雨後放晴,空氣清新多了。趁著學員們去上漢語課,今天不出遊,我得趕緊去處理營員丟失法國居留證一事。趕到辦公室找熟識的老師幫我把列印家長發來的相關證件;抱著一線希望繼續打電話到機場查詢失物;上機場官網看失物公告欄希望落空;按照簽證中心的網上查詢得先打一通電話去客服中心輸入取得的帳號確立預約時間,但怎麼打都是語音錄音,所以又上網再度詳細瞭解程式,還是得先註冊取得帳號,填寫好表格才能上網預約送件時間,不一定要透過客服中心確認。
下午等那位營員上完文化課畫國劇臉譜之後,帶著他到電腦教室開始上網註冊填表,前兩天一有空就帶著學生開始填表格,但因為學生有太多個人訊息未知,無法正確填寫,這會兒還是搞了好幾個小時才終於把這張申請證件的表格填寫完整,之前缺了太多個人的資料訊息,表格不完整無法按鍵送出。只要有個欄位一選擇錯誤就無法送出,在嘗試了各種選擇之後,表格終於通過審核送出,這下得選擇預約送件的時間了。這會兒可頭疼了,由於明天主辦單位安排了登居庸關長城及參觀頤和園,再來整個團隊出發到東北開始為期10天的黑土地民俗文化尋根之旅,等到從哈爾濱回來已經7月30號了,幾經考量,別無選擇,只好預約7月30號去簽證中心重辦證件,雖然我們8月12號離開北京,但重辦回法國的證件需要10個工作天,要不然得選擇貴賓服務,就是急件辦理,但相對的費用就比較貴了!
在開往居庸關長城的大巴上,郭老師把長城的歷史及現狀稍做了介紹,最後還特別提醒大家如果有恐高症或氣喘病的話一定不要勉強,因為居庸關的特色就是一個『險』字。營員們興致勃勃,勇往直前,每人都想成為好漢,女孩兒也不讓鬚眉,大有巾幗女豪傑氣慨。而我呢,第三次登長城越登越低,第一次氣勢滿懷一登登上第三個烽火臺,居高臨下,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次只到第二個烽火臺就打退堂鼓,但還可以自我安慰,也是女漢一條。這一次還沒到第一個烽火臺我已經氣喘吁吁退回出發點,美其名說我得照顧幾位其他團隊爬不上去的小營員,就讓年輕人去當好漢吧!誰知,我正在找陰涼處納涼,遠遠就看到我的一位男營員背著一位女營員下山來,我趕緊跟上問明原因,原來本團好幾位男營員登上了第五烽火臺,而大部分男女營員都登到了第四烽火臺,那位女營員也不認輸跟著大家直往上,後來氣喘發作,大家一見狀況不妙趕往急救,男營員見義勇為,把她從第四烽火臺一路背下來,下坡比上坡險峻陡峭,但他還是做到了!好一個英雄救美的故事啊!壯哉!好漢耶!
晚上奔赴天外天品嚐烤鴨,有魚、有肉,有各種爆炒清蒸,唯獨烤鴨不但少而且嚼如木片,天外天的烤鴨還是不如全聚德的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小營員盼望了一天的烤鴨宴,終究留下一些缺憾。
按照慣例在尋根之旅之前或之後,主辦單位會安排包餃子的文化活動。這次是在踏上黑土地前往哈爾濱之前,讓營員們在娛樂中學習包餃子的技術,體驗中華文化的精髓。
為了衛生起見,在做準備工作時,廚房工作人員一一發給小營員們小“浴帽”,小營員們戴上“浴帽”後開始耍寶嘻笑,整裝進場。首先由食堂師傅為營員們演示包餃子的基本工序和方法,後來,營員們互相學習,很快就包出了形狀各異、皮薄皮厚、餡多餡少的一盤盤餃子來。晚飯時,營員品嚐親手包的餃子,雖然餃子變餛飩,大家也吃得不亦樂乎!晚飯後,營員們便整裝待發,乘大巴去北京站坐夜間火車開始黑土地之旅!
在火車上,學員們第一次體驗在火車軟臥鋪上睡覺的經驗。坐了十個小時的火車,營員們嘻笑打鬧,一夜未眠,但是隔天仍神采奕奕帶著興奮的心情抵達哈爾濱。抵達後,馬上前往享用豐盛的早餐。接著搭乘大巴奔赴具有中國十大特色風景區之一美譽的黑龍江五大連池風景區,遊覽了風景如畫的溫泊風景區。
很多營員們第一次看到黑土,看到火山熔岩地形,都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在蔚藍的天空映襯下,湖水呈微藍色,但近看時可看到水中的苔蘚植物,有的如絲如雲,有的像煙霧在水中漂浮,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奧妙之美,最後我們乘坐汽船遊河,欣賞風光明媚的溫泊。
中午用餐的時候,華文學院的林老師趕來告訴我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她說她剛剛接到通知,我隊營員的法國居留證件已經找到了!最令我憂心費神的事已經解決了,我喜出望外,恍如卸下重任,可以展翅飛翔,腳步輕盈,竟忘了立刻詢問詳情,不過隔天再問時,她也說她並不知道詳細過程。
在溫泊之旅後,第二天的五大連池風景區行程安排了上午遊覽老黑山火山口,下午遊覽地下冰河。真可謂“冰火兩重天”啊!
五大連池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將近300年前的一場火山爆發,火山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將地區自然分成五塊窪地,形成五個互相連接在一起的湖泊,因此得名。上午攀爬到老黑山山頂,俯瞰五大連池,可謂壯觀秀麗。隨後參觀五大連池地質博物館,讓營員對火山地形的形成及火山在世界各地的分佈更有系統地瞭解。
下午前往北飲泉喝富含多種重碳酸鹽及多種礦物質的冷礦泉水,由於礦泉水含鐵質很高,濃重的鐵銹味,讓營員邊喝邊皺眉頭,但導遊說此礦泉水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可治慢性胃炎和貧血等病,所以大家還是一鼓作氣,一飲而盡。導遊還告誡大家必須在半個小時內飲用,否則礦泉水會變黃,而且也必須謹慎別碰到藍色的衣服否則藍衣會變黃。
隔天乘坐大巴返回哈爾濱,馬上參觀哈爾濱科技博物館,這是一座新落成集知識與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博物館,營員們既可觀賞,更可以實踐,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接下來營員們還參觀了東北虎林園,滿園子自由行走的老虎從四面八方來讓我們坐在戒備深嚴的觀光車上大呼驚歎。林園內劃分出許多不同的區,虎王和虎王后威風八面,獨佔一園;幼虎或在叢林中捉迷藏,或在池中戲水;眾多成虎在橋下或樹下乘涼;還有第一次親眼見到人類科技創造出來的獅虎獸;相當於人類85歲高齡的白虎;所有營員都看得興趣盎然,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開東北虎林園。
接著營員們遊覽太陽島,參觀島上的水閣雲天,太陽瀑布,天鵝湖,鐘乳石,和最令營員興奮的松鼠島,親自餵食可愛的小松鼠讓營員度過異常歡樂開心的下午。然後營員們參觀了關東古巷,瞭解了一些有關當年人們闖關東的歷史知識和畫面,也遊覽了古巷裡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及風味各異的特色小吃。
晚上由北京華文學院專案負責人林老師負責主持閉營儀式,全體師生合影留念後,營員們進行了聯歡活動,閉營式在一片歡歌笑語中落下了帷幕。
接著營員們坐動車再回到北京華文學院,回到校區第一件事是趕緊前往前臺拿已經寄放近十天的失落而尋回的營員證件。是大巴司機以快遞寄來的。據他說他在開了一百公里後,這張不知掉在哪個縫裡的證件被車子的震動給震出來了!真是謝天謝地,那真像及時雨一樣“蹦”出來的奇蹟,讓我們了了心事,省卻不少麻煩啊!
接著營員們繼續兩個星期的漢語及文化學習課程,並參觀了圓明園遺址公園、798藝術園區、動物園及雍和宮,坐人力車遊七刹海區胡同及四合院,逛了王府井、天意市場、秀水市場,並觀賞了精彩的雜技表演。
這群生長在海外的華裔青少年透過尋根之旅,不但進一步瞭解了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體驗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與情趣,提升了自我價值和身為中華後裔的自豪感,同學們更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大家都興奮地表示這是一次難忘的中國之旅。使學生們度過了一個豐收滿懷而愉快的假期。
8月12日離京那天飛機原預定9點起飛,不知何故停在跑道上兩個多小時還不能起飛,然後機長又接到機場航空交通管制台的指令將飛機調回停機坪等候,這一等又等了將近3個小時。機長也沒說明原因,讓我們搞得一頭霧水。原來只有9個多小時的飛程,我們卻坐了14個多小時,偏偏飛機起飛後,椅背上的螢幕也罷工了,所以可說坐立難安,無聊透頂,真個受盡煎熬!
雖然回程有這點小小的不順,但整個行程一路平安,任何煩憂不順都能馬上化險為夷,就像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廣場的樹雕一樣“ 一帆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