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驅動越野車遊摩洛哥
在晨露微寒的初秋,摸著黑我們一行人開著四輪驅動越野車從巴黎出發,向著同一個方向
駛去,到摩洛哥做一趟新鮮不同凡響的冒險之旅。
我說冒險之旅,是因在美國進攻阿富汗,基督教對抗回教的熱浪聲中,我們仍執意前往去
拜訪這個帶有神秘阿拉伯色彩與沙漠遊民曠達情懷的回教國家。說它新鮮因是別於過去我隨
團點狀式的拜訪旅行,這種半自助式的旅遊方式吸引著我的好奇心。
拜訪這個帶有神秘阿拉伯色彩與沙漠遊民曠達情懷的回教國家。說它新鮮因是別於過去我隨
團點狀式的拜訪旅行,這種半自助式的旅遊方式吸引著我的好奇心。
由於朋友是法國汽車雜誌社的記者,這次摩洛哥之旅活動由四輪越野協會他們策畫主辦,
所以才有機會隨行。所謂Raid是指長程耐力試驗,除了對車子的性能,輪胎等做試驗外,同
時也是對駕駛者的駕駛技術,對汽車性能的認識,對自我本身體力,耐力,判斷力等的一大
考驗。我們從巴黎出發,沿高速公路南下,順著法國西部海岸線,穿越庇里牛斯山,一路行
高速公路,經過西班牙馬德里的高樓叢林,看著西班牙平原上整齊劃一的橄欖樹林,開了約
兩千公里,到達西班牙南部港口 Algeciras 阿爾及希哈,白屋紅瓦的西班牙二層式建築,藍天
白浪配上熱帶棕櫚林景觀,這兒是我們第一站的約會地點.匯集來自於法國各地的二十部四
輪驅動車 Toyota,在西班牙仍如夏夜星光曳耀的游泳池畔四十多人群英相會,由領隊朱利安
及吉爾解釋整個行程流動方式。隔天凌晨連人帶車上渡輪,穿越 Gibralta 基帕爾答海峽到對
岸 Ceuta 西達港,從這兒才開始我們的異域之旅。
所以才有機會隨行。所謂Raid是指長程耐力試驗,除了對車子的性能,輪胎等做試驗外,同
時也是對駕駛者的駕駛技術,對汽車性能的認識,對自我本身體力,耐力,判斷力等的一大
考驗。我們從巴黎出發,沿高速公路南下,順著法國西部海岸線,穿越庇里牛斯山,一路行
高速公路,經過西班牙馬德里的高樓叢林,看著西班牙平原上整齊劃一的橄欖樹林,開了約
兩千公里,到達西班牙南部港口 Algeciras 阿爾及希哈,白屋紅瓦的西班牙二層式建築,藍天
白浪配上熱帶棕櫚林景觀,這兒是我們第一站的約會地點.匯集來自於法國各地的二十部四
輪驅動車 Toyota,在西班牙仍如夏夜星光曳耀的游泳池畔四十多人群英相會,由領隊朱利安
及吉爾解釋整個行程流動方式。隔天凌晨連人帶車上渡輪,穿越 Gibralta 基帕爾答海峽到對
岸 Ceuta 西達港,從這兒才開始我們的異域之旅。
在摩洛哥的行程共計八天,第一天由西達港到 Rabat 哈霸,西達港雖緊鄰摩洛哥,但卻是
西班牙領土,它是歐洲人及各地旅客進入摩洛哥的港口。在邊境海關填表格驗護照,驗汽車
牌照等手續時才初步感受到摩洛哥人的個性,三十多部汽車.越野車同時到達海關,對每天
有絡繹不絕的觀光客的摩洛哥海關警察來說,他們仍不改雜與慢的個性,對習慣進出歐盟免
驗證的法國人,摩洛哥關卡手續的雜慢,一個小時半的等待已嫌太多,還好利用此等待時間
可兌換錢幣,並由領隊發給每部車一份Road book 路線指南,說明下個目的地哈霸今晚下榻的
旅館之後,每部越野車都迫不及待的轉動馬達,將車子的公里計時器歸零,按著 Roadbook 的
指引,朝著哈霸的方向駛去,漠視於海關外上百部藍色計程車的吆喝。
在摩洛哥的全程計約兩千二百公里,每天的地形。景觀均不相同,雖不能和 Rally 巴黎-達
卡等國際大型的競賽相比,但由於大家都是越野車 Toyota 的使用者,大家有著相同的興趣與
野心,團中有很多夫妻檔,很多人和我一樣,初次嘗試,有著多許的興奮與抱著征服各種不
同地形的期待。在山區,沙漠,村落,甚或城市,為避免遺失,就需要一本 Road book 引導
我們走上正確之途。提起這 Road book 那可真是有趣的很,每部越野車上至少要有二人,一位
正駕駛操縱方向盤,一位副駕駛看著 Road book 指引方向,所謂”看”包括”研究,分析與判
斷”才能指引正駕駛駛向正確的途徑,否則稍有誤差,公里數不對就有迷路的可能,所以分工
合作,發揮團隊的精神才能達到目的地。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上要如何分辨東西南北, Road
book 上會找到各種象形符號,地形上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是行路的線索,可能是 水井,
油桶,輪胎,石頭,沙丘,箭頭,祈禱塔,村落,學校,電線桿,棕櫚樹,河流,水溝,綠
洲等等都是標示路線的線索,例如,5公里處有水桶,向右轉,6.2公里兩輪胎間直走等
等。
卡等國際大型的競賽相比,但由於大家都是越野車 Toyota 的使用者,大家有著相同的興趣與
野心,團中有很多夫妻檔,很多人和我一樣,初次嘗試,有著多許的興奮與抱著征服各種不
同地形的期待。在山區,沙漠,村落,甚或城市,為避免遺失,就需要一本 Road book 引導
我們走上正確之途。提起這 Road book 那可真是有趣的很,每部越野車上至少要有二人,一位
正駕駛操縱方向盤,一位副駕駛看著 Road book 指引方向,所謂”看”包括”研究,分析與判
斷”才能指引正駕駛駛向正確的途徑,否則稍有誤差,公里數不對就有迷路的可能,所以分工
合作,發揮團隊的精神才能達到目的地。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上要如何分辨東西南北, Road
book 上會找到各種象形符號,地形上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是行路的線索,可能是 水井,
油桶,輪胎,石頭,沙丘,箭頭,祈禱塔,村落,學校,電線桿,棕櫚樹,河流,水溝,綠
洲等等都是標示路線的線索,例如,5公里處有水桶,向右轉,6.2公里兩輪胎間直走等
等。
在往首都哈霸的路上,起先走柏油路經過一些小城鎮,乾熱與紅土所構成的特殊景觀,是
沙漠地帶的民族蒙面長袍的裝扮,塵土飛揚處,常見到或一人或多人坐在路邊上,或等車,
或休息,或無所事事,不得而知。然而履見女人或小孩拿著或頭頂著一個個白色或橘色的塑
膠桶在井邊汲水,摩洛哥至今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大部份地區仍喝井水,由於乾燥缺水嚴
重,找水與運水,成了日常生活上最重要的事,驢子背上馱運沉重的塑膠瓶或桶,隨處可
見。驢子應是他們最親愛的動物,牠是代步工具,也是馱運各種商品和水的運輸工具。在很
沙漠地帶的民族蒙面長袍的裝扮,塵土飛揚處,常見到或一人或多人坐在路邊上,或等車,
或休息,或無所事事,不得而知。然而履見女人或小孩拿著或頭頂著一個個白色或橘色的塑
膠桶在井邊汲水,摩洛哥至今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大部份地區仍喝井水,由於乾燥缺水嚴
重,找水與運水,成了日常生活上最重要的事,驢子背上馱運沉重的塑膠瓶或桶,隨處可
見。驢子應是他們最親愛的動物,牠是代步工具,也是馱運各種商品和水的運輸工具。在很
多城鎮,長牆之內即是野獸交易市場,牛、羊、驢、駱駝等,夾雜在乾草、糞土與獸皮之
間,聒噪、吆喝的交易聲與陣陣從遠處傳來的腥臊味混合著,構成一幅相當特殊的畫面。這
間,聒噪、吆喝的交易聲與陣陣從遠處傳來的腥臊味混合著,構成一幅相當特殊的畫面。這
種熱鬧交易的場面也許只有在東方民族特有的城鄉才找得到。丘陵間,山腰上常會遇到穿著
傳統服飾長袍的女人揹著大捆的木柴,隨處可見小孩,大人坐在原已馱運沉重商品的驢子
上,在狹窄的山路間,隨時會與滿載商品或乾草的卡車交會,更令人驚魂的是有時在超高的
上,在狹窄的山路間,隨時會與滿載商品或乾草的卡車交會,更令人驚魂的是有時在超高的
商品或乾草上仍可再坐滿很多乘客。
在這個微笑的國家,每天早晨都似歡宴的邀請,每天都會有驚訝的感覺。驚訝的是在這個
領土面積達七十一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竟有如此多變的面貌。在按著 Road book 的指引,往哈
霸的路上,紅土丘陵起伏變化,每個轉彎處,即現不同的景致。在開了一段柏油路後,按著
Road book 的指示,沿著海岸線我們進入了沙灘小徑,這是 四輪越野車第一次嘗試不同路面,
行駛在地形高低起伏且柔軟的沙地上,幾次輪胎深陷沙中一再打轉無法脫出,摩洛哥小孩騎
著驢子過來幫忙,我們送以礦泉水以答謝,接著我們在村落中尋找仙人掌、祈禱塔、草籬、
箭頭等等線索,每找到一個標誌,就引起大 家的歡呼驚喜,初次嘗到 與 Road book 玩遊戲的
樂趣,也與村人有了交談,摩洛哥以阿拉伯文為國家語言,但是大部份的人會說法語,英語
和西班牙語在大城市的旅館也是通的。
領土面積達七十一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竟有如此多變的面貌。在按著 Road book 的指引,往哈
霸的路上,紅土丘陵起伏變化,每個轉彎處,即現不同的景致。在開了一段柏油路後,按著
Road book 的指示,沿著海岸線我們進入了沙灘小徑,這是 四輪越野車第一次嘗試不同路面,
行駛在地形高低起伏且柔軟的沙地上,幾次輪胎深陷沙中一再打轉無法脫出,摩洛哥小孩騎
著驢子過來幫忙,我們送以礦泉水以答謝,接著我們在村落中尋找仙人掌、祈禱塔、草籬、
箭頭等等線索,每找到一個標誌,就引起大 家的歡呼驚喜,初次嘗到 與 Road book 玩遊戲的
樂趣,也與村人有了交談,摩洛哥以阿拉伯文為國家語言,但是大部份的人會說法語,英語
和西班牙語在大城市的旅館也是通的。
在摩洛哥旅行期間,每到一處,特別是進入村落,小學校,就會有成群的小孩齊擁而上,
追在車旁叫喊著--”原子筆!原子筆!”,這次我們要來之前即有所準備,我們帶了很多的
原子筆,筆記本,我們的小孩們已不再玩但狀況仍完好的玩具、衣物、鞋子等,其他車的人
也都準備很多類似的東西,也有糖果、餅乾、香煙、T恤等等,有時小孩子們在田中工作,
或在水井旁汲水,或在山中牧羊、驢等,只要從遠處看到飛揚的塵土,看到有車子駛近,他
們就會丟下手邊的工作,飛奔而來,追著車子跑,有時人太多我們無法一一滿足他們的需
求,只好狠心開走,但看他們不死心,靠著車子追逐著,叫喊著”原子筆”,甚至有時他們
追在車旁叫喊著--”原子筆!原子筆!”,這次我們要來之前即有所準備,我們帶了很多的
原子筆,筆記本,我們的小孩們已不再玩但狀況仍完好的玩具、衣物、鞋子等,其他車的人
也都準備很多類似的東西,也有糖果、餅乾、香煙、T恤等等,有時小孩子們在田中工作,
或在水井旁汲水,或在山中牧羊、驢等,只要從遠處看到飛揚的塵土,看到有車子駛近,他
們就會丟下手邊的工作,飛奔而來,追著車子跑,有時人太多我們無法一一滿足他們的需
求,只好狠心開走,但看他們不死心,靠著車子追逐著,叫喊著”原子筆”,甚至有時他們
是沿著山崖邊在跑著,看得我心驚膽破,只好用阿拉伯文及法文直向他們說”沒有了”。
八天來經過太多的村落、山莊、高山部落、沙漠遊民,原本抱持著”天下一家”的心,為偏
遠的地區小孩盡點心力,每個去的人都盡點力,這許多年來來摩洛哥的旅客這麼做著,竟造
成摩洛哥小孩養成向遊客要東西的習慣。不能怪摩洛哥小孩,也許這是我們的錯,非洲仍有
遠的地區小孩盡點心力,每個去的人都盡點力,這許多年來來摩洛哥的旅客這麼做著,竟造
成摩洛哥小孩養成向遊客要東西的習慣。不能怪摩洛哥小孩,也許這是我們的錯,非洲仍有
很多國家因地理、氣候因素,而仍處於三餐不繼的困境中,摩洛哥因在北非地理位置靠歐洲
,因此而較其他非洲國家發達,成為非洲除南非外最吸引人前往的國家,加上其他阿拉伯回
教國家-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等民族個性剛烈,排外,比較起來,摩洛哥人的愛好和平,
友善微笑的接受觀光客,顯得親切可愛多了,也因此發達了他們的觀光事業進而為他們的
國家帶來經濟繁榮和富裕的生活。
過去摩洛哥除了幾個大城市之外,在城鎮、鄉村、山區村落、沙漠地帶,幾乎完全沒有電
力和自來水,一點的耕作,少數的學校,小孩也全光著腳丫子。如今有些鄉村,甚至山區都
開始架設電纜,很明顯的改變是”小耳朵”數量的增多,大部份地區仍飲用井水,但見有些小
城有公共自來水,一般家庭房子內則少此設備,有越來越多的小學校在村落中建立,也有少
數小孩穿著破舊的鞋子,也由於政府建立灌溉水源,漸漸多的紅土乾旱地成為綠地,馬鈴
薯、蕃茄、洋蔥、玉米等耕作物也在山區種植起來了。沙漠地長得油綠蓬勃,甚至偶見一兩
力和自來水,一點的耕作,少數的學校,小孩也全光著腳丫子。如今有些鄉村,甚至山區都
開始架設電纜,很明顯的改變是”小耳朵”數量的增多,大部份地區仍飲用井水,但見有些小
城有公共自來水,一般家庭房子內則少此設備,有越來越多的小學校在村落中建立,也有少
數小孩穿著破舊的鞋子,也由於政府建立灌溉水源,漸漸多的紅土乾旱地成為綠地,馬鈴
薯、蕃茄、洋蔥、玉米等耕作物也在山區種植起來了。沙漠地長得油綠蓬勃,甚至偶見一兩
第二天我們從哈霸到 Marrakech 馬哈喀什,進入有名的高阿特拉山區。在史前時代,這裏
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地層的變動,氣候的轉變,海水漸蒸發,面積縮小而漸成鹽湖,
幾十萬年後,如今在山谷間仍殘餘鹽湖的遺址,因此這兒有少數鹽田的耕作,在一波波紅
丘陵與山谷間,幾座用紅土與混雜碎乾草、乾玉米葉砌成的房子,加上原始粗獷的水井,構
築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畫面。接著山的色彩一直在變化中,有時是黃土,有時是紅土,隨著
土地顏色的變化,房屋的顏色也跟著變,就地取材,樸拙的土屋,與大自然融合,他們的本
性也自然流露。無論到何處,城市、鄉村、高山、沙漠,只要有村落,有人居住的地方,就
可看到一座清真寺的祈禱塔。它是回教徒精神的寄託,城市的祈禱塔有的用瓷磚鑲嵌非常細
緻,一般村莊,無論高山沙漠,黃土紅土,材質造型皆自然樸實。回教徒每日有五回的祈
禱,只要聽到祈禱塔的召喚,近者近入祈禱塔祈禱,遠者無論在何方,拿出一方地毯就地祈
緻,一般村莊,無論高山沙漠,黃土紅土,材質造型皆自然樸實。回教徒每日有五回的祈
禱,只要聽到祈禱塔的召喚,近者近入祈禱塔祈禱,遠者無論在何方,拿出一方地毯就地祈
禱起來。隨遇貝卑人或在山中牧羊,或在田中工作,跪地膜拜,感謝真主阿拉的庇佑。
貝卑人是非洲北部的原住民,在史前時期,他們仍說著不同的貝卑方言,有一支是非亞族
,目前分布在摩洛哥南部平原及高阿特拉山區,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南部,利比亞,及
中非的馬里、尼日,他們原信奉基督教,在西元八世紀初,大量的阿拉伯人入侵,帶來了可
蘭經,從此改信真主阿拉。
在高阿特拉北面山腳下,阿烏茲平原上,我們來到了一座紅色的城市,沐浴在非洲天空的
陽光下,馬哈喀什散發著一股完全不同於北部城市的氣息,無容置疑的,它比卡薩布蘭加的
世界性更具有非洲味道,比哈霸的冷調,更有摩洛哥氣息,比費茲又有更濃的貝卑文化,及
更深厚的阿拉伯情調,它是南部商業、貨物的集散地,也是手工藝、皮革製品、旅遊中心,
是歐洲人,尤其法國人的最愛。
陽光下,馬哈喀什散發著一股完全不同於北部城市的氣息,無容置疑的,它比卡薩布蘭加的
世界性更具有非洲味道,比哈霸的冷調,更有摩洛哥氣息,比費茲又有更濃的貝卑文化,及
更深厚的阿拉伯情調,它是南部商業、貨物的集散地,也是手工藝、皮革製品、旅遊中心,
是歐洲人,尤其法國人的最愛。
在紅牆壁壘內,紅色的平房構成的古城,傳說著一段貝卑人的故事,當庫禿比雅人以勝者
雄姿站立在城心,貝卑人的鮮血流著染紅了所有的城牆.房屋和路面,所以紅色是此城的顏
色,每到傍晚時分,整個城變成一片通紅,這樣的景致令人終身難忘。而每天下午四點到隔
天凌晨一點,有名的佳媚方廣場正上演著一幕動人的生活夜市戲,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露
天舞台,在這兒我們被夜市上的各種聲音和味道吸引得出神。
雄姿站立在城心,貝卑人的鮮血流著染紅了所有的城牆.房屋和路面,所以紅色是此城的顏
色,每到傍晚時分,整個城變成一片通紅,這樣的景致令人終身難忘。而每天下午四點到隔
天凌晨一點,有名的佳媚方廣場正上演著一幕動人的生活夜市戲,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露
天舞台,在這兒我們被夜市上的各種聲音和味道吸引得出神。
當各式各樣的食物攤陳列排開來,整個廣場充溢著令人垂涎的味道,廣場熱鬧的表演也正
掀起簾幕,各種賣唱藝人唱歌跳舞、打鼓、耍雜技、走鋼索、疊羅漢、說書、摸骨算命、變
魔術、弄蛇巫師及穿著傳統服飾的貝卑賣水人等等一一現寶,圍觀的人都全神貫注著,看累
了各式各樣的表演,順著小巷進入一間間的小商店,在這有如迷宮似的市集中,一不小心即
有迷失的可能.這兒有著全摩洛哥種類最多的手工藝品,各種皮製品,像有名的伊斯蘭教人
所穿的便鞋--八步須、地毯、壁毯、坐毯,完全手工繪製的各式各樣的陶藝品、白銅及黃
銅製品、銀鐵手鐲、項鍊、戒指、木雕及石雕面具等藝品。我的眼睛被各種美麗的手工藝術
品迷惑,而耳朵則被摩洛哥商人特殊的做生意方式蠱惑著。
掀起簾幕,各種賣唱藝人唱歌跳舞、打鼓、耍雜技、走鋼索、疊羅漢、說書、摸骨算命、變
魔術、弄蛇巫師及穿著傳統服飾的貝卑賣水人等等一一現寶,圍觀的人都全神貫注著,看累
了各式各樣的表演,順著小巷進入一間間的小商店,在這有如迷宮似的市集中,一不小心即
有迷失的可能.這兒有著全摩洛哥種類最多的手工藝品,各種皮製品,像有名的伊斯蘭教人
所穿的便鞋--八步須、地毯、壁毯、坐毯,完全手工繪製的各式各樣的陶藝品、白銅及黃
銅製品、銀鐵手鐲、項鍊、戒指、木雕及石雕面具等藝品。我的眼睛被各種美麗的手工藝術
品迷惑,而耳朵則被摩洛哥商人特殊的做生意方式蠱惑著。
抱著尋寶心態,我們在小巷間閒逛著,買了想要的東西,最後開始覺得眼花撩亂時,想要
出去竟怎樣轉怎麼繞都出不去,直覺我們迷失在這古城,最後經一再問路,九彎八拐,最後
找到我們買陶土缽的店,由老闆好心的領路將我們帶回廣場中心。各種戲仍沸騰著,我被幾
個穿著傳統服飾的”國王的奴隸”拉到場中跟著跳舞,不知他們使用的是何樂器,音樂節奏很
出去竟怎樣轉怎麼繞都出不去,直覺我們迷失在這古城,最後經一再問路,九彎八拐,最後
找到我們買陶土缽的店,由老闆好心的領路將我們帶回廣場中心。各種戲仍沸騰著,我被幾
個穿著傳統服飾的”國王的奴隸”拉到場中跟著跳舞,不知他們使用的是何樂器,音樂節奏很
在這個夜市廣場還有一項表演,相當吸引人,那就是賣膏藥。原來摩洛哥人也和我們中國
人一樣,有自己祖傳的秘方,看著那瓶瓶罐罐,各種不同顏色的石頭、粉末、曬乾的植物、
草藥,甚至曬乾的動物骨頭、內臟等等,在此也可找到鹿茸、牛鞭、蛇膽、蜥蝪,萬金油,
青草油等東方秘方,看著賣膏藥人口沫橫飛,邊依圖解釋,邊示範表演,我則有時空交錯,
彷如回到兒時台灣的夜市上。
人一樣,有自己祖傳的秘方,看著那瓶瓶罐罐,各種不同顏色的石頭、粉末、曬乾的植物、
草藥,甚至曬乾的動物骨頭、內臟等等,在此也可找到鹿茸、牛鞭、蛇膽、蜥蝪,萬金油,
青草油等東方秘方,看著賣膏藥人口沫橫飛,邊依圖解釋,邊示範表演,我則有時空交錯,
彷如回到兒時台灣的夜市上。
在看盡各種熱鬧的表演,不斷的喧嘩刺激下,我們很想坐下來,遂到對面露天咖啡座喝著
有名的摩洛哥”薄荷茶”,濃濃的茶放進一簇薄荷,再加上三塊方糖,即成濃香涼郁的薄荷
茶,在一天長程的駕駛疲憊,燄陽酷烤塵沙浸浴之後,喝一杯熱薄荷茶,頓時涼透心脾,洗
有名的摩洛哥”薄荷茶”,濃濃的茶放進一簇薄荷,再加上三塊方糖,即成濃香涼郁的薄荷
茶,在一天長程的駕駛疲憊,燄陽酷烤塵沙浸浴之後,喝一杯熱薄荷茶,頓時涼透心脾,洗
是貝卑人,正在大學唸法律學位,他們和我們談世界局勢,摩洛哥的政治、經濟、新聞管制
,個人的出路,法國移民政策的改變等等。過了幾根煙,幾杯薄荷茶之後,個人的辯論思想
仍未盡達,意猶未盡,遂互相留下連絡的 e-mail,讓意見在網路間繼續交換著。
廣場的吃食攤不時傳來陣陣香味,所有的賣者都穿著白色衣袍,戴著白帽,使人一下就
分辨出誰是食客誰是廚師賣方,在這兒可以品嚐到摩洛哥的幾樣名菜,couscous 古斯古
斯,tajine大津( 濃味蔬菜燉羊肉或雞肉 ),mechoui 烤羊肉串,pastilla 巴獅蹄亞( 鴿肉 )等,
看到每家都座無虛席,想必味美價格也合理,眼睛飽餐一噸,饑腸轆轆的我們,拖著疲憊
的身體坐上馬車也到旅館享受同樣的佳餚.然而佳媚方廣場的戲仍在熱絡中,每天準時上
演,而且終年不斷。
馬哈喀什是一座戲劇性的城市,但是若沒有佳媚方廣場的媚力,馬哈喀什也只是如一般
的城市一樣。
第三天我們的目的地是
Ouarzazat 哇札札,從馬哈卡噓.哇札札到薩溝哈,進入摩洛哥中
部,毫無置疑的,這一段的路程風景,被公認是摩洛哥最美最令人動心的自然景觀,經過高
阿特拉山的紅丘陵,我們順著山形攀沿而上,有時是碎石路,有時則是巨石盤繞,忽高忽
低,艱鉅難行。但見兩側山形奇幻,似乎有人飛行空中,用巨斧大鑿雕刻而成,其氣象萬
部,毫無置疑的,這一段的路程風景,被公認是摩洛哥最美最令人動心的自然景觀,經過高
阿特拉山的紅丘陵,我們順著山形攀沿而上,有時是碎石路,有時則是巨石盤繞,忽高忽
低,艱鉅難行。但見兩側山形奇幻,似乎有人飛行空中,用巨斧大鑿雕刻而成,其氣象萬
千,猶似美國大峽谷。
第四天往薩溝哈 Zagora 的路上則綠州多處,斷垣殘牆配上棕櫚林,空曠荒涼,無花果加椰
棗,滋味無窮,去哇薩薩與薩溝哈的路上比此二城更吸引人,此段路程風景錯過可惜,路程
中羊皮帳篷搭起的”餐廳”,味美道地,值得一嚐。
棗,滋味無窮,去哇薩薩與薩溝哈的路上比此二城更吸引人,此段路程風景錯過可惜,路程
中羊皮帳篷搭起的”餐廳”,味美道地,值得一嚐。
第五天往魅珠嘎 Merzouga
前進,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驛站,高低起伏的沙漠丘陵,因風而雕
成攝人心魄的沙波鱗比畫面,沙的顏面隨著一天的氣溫而有粉紅、金黃色、紅色等變化,黎
明時的日升與黃昏的日落,壯觀的沙漠美景,夜宿羊皮帳篷,騎駱駝,難得經驗。
成攝人心魄的沙波鱗比畫面,沙的顏面隨著一天的氣溫而有粉紅、金黃色、紅色等變化,黎
明時的日升與黃昏的日落,壯觀的沙漠美景,夜宿羊皮帳篷,騎駱駝,難得經驗。
前往魅珠嘎 Merzouga 的路上,由於對 roadbook 的錯誤判斷,我們一行人約有6-7部的
Toyota,朝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深入,到了乾劣的河床盡頭,找不到兩山間的垇,Roadbook
所標示,正在轉圈圈,又有車子陷入泥沙,或陷入谷地,大夥兒正忙著,眼見近黃昏,卻找
不到正確的路,我們開到山腳下,突然冒出了一個牧羊人,揮著他的雙手和棍子,直叫我們
停下來,我們下了車,他告訴我們,不能再前進了,我們正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邊境,
再過去阿爾及利亞的軍隊就會出現,然後在他的指示下,我們轉了個方向,朝另一座山峰前
進,可是還是找不到如 Roadbook 所標示的山垇,我們正著急著,突然見到救兵,是團中的領
隊吉爾及技術指導來找我們,我們終於落下一顆沉重的心,大夥兒跟隨吉爾在夜幕已低垂,
開了好幾個小時,晚上九點多才到達我們下塌的地點,晚餐非常道地的摩洛哥食物,令飢腸
轆轆的我們,如嚐世間最味美的食物,席間暢談今天所遇所見,晚上睡羊皮帳篷,聽聞著風
沙與駱駝的低鳴,這一夜睡得好沉!
Toyota,朝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深入,到了乾劣的河床盡頭,找不到兩山間的垇,Roadbook
所標示,正在轉圈圈,又有車子陷入泥沙,或陷入谷地,大夥兒正忙著,眼見近黃昏,卻找
不到正確的路,我們開到山腳下,突然冒出了一個牧羊人,揮著他的雙手和棍子,直叫我們
停下來,我們下了車,他告訴我們,不能再前進了,我們正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邊境,
再過去阿爾及利亞的軍隊就會出現,然後在他的指示下,我們轉了個方向,朝另一座山峰前
進,可是還是找不到如 Roadbook 所標示的山垇,我們正著急著,突然見到救兵,是團中的領
隊吉爾及技術指導來找我們,我們終於落下一顆沉重的心,大夥兒跟隨吉爾在夜幕已低垂,
開了好幾個小時,晚上九點多才到達我們下塌的地點,晚餐非常道地的摩洛哥食物,令飢腸
轆轆的我們,如嚐世間最味美的食物,席間暢談今天所遇所見,晚上睡羊皮帳篷,聽聞著風
沙與駱駝的低鳴,這一夜睡得好沉!
第六天傍晚,我們來到了菲斯城 Fès ,我們在旅館好好的休息一夜後,第二天一早由導遊
帶我們坐公車遊菲斯城。
菲斯城是摩洛哥帝國時期最古老的城市,現在則是宗教與文化精神的重心所在。
來到菲斯古城猶如進入中古世紀,遠眺房屋似乎相疊而成,進入城中,巷弄狹窄,蜿蜒如
蛇,門面窄狹,內則別有洞天,菜市場,雜貨五金行,麵包房,布染房,皮革製染場,銅錫
製品,燒陶瓷廠房,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加上驢子穿行其間,趣味盎然,想要參觀這座世
界最大的迷宮市集,最好找位當地導遊帶領著,否則包準繞三天三夜也出不來.另外,參觀
皮革製染場及皮染缸,最好買簇薄荷草,揉搓放在鼻下,免得被屠宰曝曬獸皮的腥臭難聞,
給薰得嘔心頭疼。
蛇,門面窄狹,內則別有洞天,菜市場,雜貨五金行,麵包房,布染房,皮革製染場,銅錫
製品,燒陶瓷廠房,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加上驢子穿行其間,趣味盎然,想要參觀這座世
界最大的迷宮市集,最好找位當地導遊帶領著,否則包準繞三天三夜也出不來.另外,參觀
皮革製染場及皮染缸,最好買簇薄荷草,揉搓放在鼻下,免得被屠宰曝曬獸皮的腥臭難聞,
給薰得嘔心頭疼。
在摩洛哥旅行必須注意的是,摩洛哥人不喜歡被拍照,拍攝人物之前,一定要先徵求同意
,拍完照,也必須給點小費,或送點東西,風景,房屋,商店外觀等,均可拍,但只要進入
商店內,則一定得先徵求店主同意才可拿出相機,否則都有可能引起官司。
,拍完照,也必須給點小費,或送點東西,風景,房屋,商店外觀等,均可拍,但只要進入
商店內,則一定得先徵求店主同意才可拿出相機,否則都有可能引起官司。
2001/10/31
Commentaires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